腐蚀是一种材料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解体的现象。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金属“生锈”随处可见,从小到螺丝腐蚀,大到汽车、飞机、桥梁等的腐蚀。腐蚀不仅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防腐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在基材的边界层,首先会生成反应层。由于大气中含有氧气,反应层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因此也称为一次氧化膜(POF)。这层膜通常较薄,可以初步防止进一步的腐蚀。
在反应层上,物质堆积在吸附层中。通常第一种是水,由于大多数金属氧化物的两性特征,它与一次氧化膜发生酸碱反应,在表面上形成了游离氢氧化物基团,其他活性物质也可嵌入其中。该层是化学吸附层,结合力强且难以再次溶解。化学吸附层紧跟着物理吸附层,物理吸附层的分子结合力较差,容易被取代。
一次氧化膜是抗腐蚀最重要的一层,该层膜越厚、附着力越强,越耐腐蚀。也就是说,应在一次氧化膜(POF)形成和稳定的过程中开始腐蚀防护。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需要使用助剂(如表面活性剂、氧化还原剂)。腐蚀通常从一次氧化膜的分解开始,这在非合金钢材料中极易发生,但在不锈钢中,由于含有合金成分(尤其是铬),一次氧化膜稳定性较好。
生活中常见的腐蚀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七种重要的腐蚀类型。
1. 侵蚀腐蚀:金属受到的侵蚀几乎与表面平行。它是最常见的腐蚀形式,通常是由水或污浊空气引起。
2. 缝隙腐蚀:金属或结构件之间的缝隙会导致严重腐蚀,因为电解液通过毛细作用被保留,并可能产生较大的浓度差。通过设计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
3. 接触腐蚀: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而同时处于电解质中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其中一种金属的腐蚀速度明显加快。可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或中断材料之间的导电来防止。
4. 点蚀:点蚀会导致点状、坑状或针尖状的坑。它通常由保护层的点状损伤引起,例如涂层中的孔隙或钝化层上的氯化物侵蚀。
5. 晶间腐蚀:主要是铁素体Cr和CrNi奥氏体钢中的晶界受到侵蚀,这种腐蚀会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削弱。严重的晶间腐蚀可使金属失去强度和延展性,在正常载荷下碎裂,适当的热处理是防止晶间腐蚀的前提。
6. 露点腐蚀:露点腐蚀是指饱和蒸汽因冷却而凝结成液体对材料造成的腐蚀,低合金钢、非合金钢以及CrNi不锈钢易被强烈侵蚀,必须由合适的防护层进行保护。
7. 应力腐蚀开裂:在腐蚀介质中,同时在机械应力下材料会形成裂纹,特别是在含氯和强碱溶液中,会导致CrNi奥氏体钢内出现应力腐蚀开裂。
上一篇:防锈工艺中的磷化处理是什么